说的是2500多年前,春秋时代出圣贤。
孔子之后数墨子,
当中间的是鲁班。
鲁班他,家住滕西鲁家寨,
能工巧匠祖上传。
带工常到曲阜去,
拜访孔子在杏坛。
孔子一见鲁班到,
深施一礼笑开言:
(白)公输子,食不厌精,脍不厌细——
咱不能好粮食吃不出好味来,
整天抱着个大碗喝稀饭;
你还要鞠躬为民再造福,
别老是守着碓和碾。
鲁班起身忙道谢,
顿感千钧压双肩;
大步流星回家走,
过了峄山到龙山。
龙山脚下百草岭,
牧笛横吹牛羊欢。
鲁班歇脚四下里望,
咦?那牛伙计为何打盹还嘴动弹?
上巴下巴来回地搓,
一口白沫挂嘴边。
莫不是犁田累出了病?
莫不是着凉不舒坦?
鲁班他上前把牛头摸,
抚摸着牛头开了言:
(白)“牛哥,你怎么了?发烧?”
“你才发烧呢!看不见我正用膳?”
“用膳?”
“对。用膳就是开饭嘛。
刚才我狼吞虎咽了一肚子草, 现在是细嚼慢咽倒二遍。”
(白)“这吃饭还有返工的吗?”
“这不叫返工叫反刍,
俺偶蹄类牛羊都有这习惯。”
鲁班说,怪不得你们吃草能出奶,
原来是“食不厌精”的好样板。
“牛倒嚼”引得鲁班入了神,
不由得薅了把嫩草攥手间。
两个巴掌对着搓,
搓得嫩草细又烂;
草汁顺着指缝流,
剩下草渣一小团。
鲁班眼睛猛一亮,
拾了块坷垃再试验。
两掌对磨一使劲,
坷垃头成了黄土面。
鲁班乐得猛一蹦,
砂石上画下两个圆。
手起锤落一眨眼,
两圆圈变成了两石盘。
仿照着牛牙錾出了齿,
二盘合一转圈圈。
添鲜的,出汁汁,
添干的,出面面,
鲁班大喝一声:“成!”
人类有了磨一盘!
天下有了第一磨,
四海石匠战龙山。
凿的凿,錾的錾,
千门万户石磨转。
黑豆黄豆磨成汁,
大麦小麦磨成面。
豆腐脑,豆腐干,
水饺面条发面卷。
石磨煎饼成传统,
一吃吃了几千年。
石磨出国渡重洋,
洋人用它磨两餐。
“食不厌精”万民福,
五洲四海谢鲁班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