鲁班距离我们2500多年,可是他的传说和故事,依然被他家乡滕州一代又一代人广为传颂。在滕州,至今留存了一些遗址遗迹。劳动人民出于对鲁班的敬重,称他为“百工圣祖”,而他的科学创新精神也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。作为鲁班后裔的滕州人,没有遗忘先祖的功德,把传承鲁班勇于实践、勇于探索、勇于创造的精神当作弘扬新时期“滕州精神”的一大主题,鲁班研究在全市形成热潮。市委、市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鲁班研究的重视支持力度,市委主要领导对鲁班文化作出了“研究、传承、保护、开发、弘扬”的重要指示,并将这些遗迹重点保护,或加以修缮,供子孙后代学习瞻仰。
鲁班,姓公输,名般。又称公输子、公输盘、班输、鲁般。因是鲁国人(今山东滕州人),“般”和“班”同音,古时通用,故人们常称他为鲁班。
鲁班,大约生于周敬王十三年(公元前507年),卒于周贞定王二十五年(公元前444年)以后,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,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,从小就跟随家里人参加过许多土…[详细信息]